《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阅读训练及答案
	(1)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2)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答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如果答哀伤、哀愁的得0.5分)
	(分析: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
	
	 (3)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3分)
	答: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
	(4)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借吹奏的曲名《梅花落》的拆用,将笛声变成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色香洒满关山,以形以色写无形的声音。②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之落,句中含 有思乡的情调。③以想象中的笛音的美妙,与一、二句中胡天战士牧马而归月夜吹笛的实景构成虚实相应的边塞和平宁静的动人意境和全诗乐观开朗的基调。(答对 两点给满分)
	(5)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注]
	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两首对比试题
	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②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阅读答案:
	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